泥钉是古代两河流域建筑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种构件,它一般形似圆锥或圆柱,其主体会被嵌在砖块之间,砌入建筑物墙体内,仅留下钉帽露在外面。因此,书写在泥钉钉部的铭文和泥砖上的铭文一样在正常情况下是无法被看到的。和泥砖类似,泥钉上的铭文通常也是君主在修建神庙时对于神明的奉献之辞,其作用类似于今天有时会镶嵌在建筑物墙面上的纪念性基石。除泥钉外,也有陶制、石制或金属制的钉子。有时钉子上并没有铭文,但在钉帽上会加以彩绘等,以此作为墙面装饰的一部分。本文编译的是拉加什第二王朝的著名统治者古地亚在修筑神庙时使用的泥钉(NBC 6066)上的铭文。带有相同铭文的泥钉共计出土了超过三十五件。这篇铭文被选为康拉德·福尔克(Konrad Volk)所著《苏美尔语文选》(A Sumerian Chrestomathy)的第二篇。本文在编译原文之外附上了语法分析供苏美尔语初学者参考。阅读《苏美尔语文选》中的其他内容,请移步《苏美尔语文选》学习辅导页面。
- 文献索引:RIME 3/1.1.7.8, ex. 1
- 出土地不明,可能来源于吉尔苏(Girsu),今伊拉克济加尔省泰罗丘(تل تيلوه / Tell Telloh)
- 现藏于美国纽黑文耶鲁大学图书馆(耶鲁巴比伦尼亚收藏),编号 NBC 6066
- 完成于公元前 22 世纪末
- 所属历史时期为古提王朝/拉加什第二王朝时期(约公元前 2200 至前 2100 年)
- 文献语言为苏美尔语
- 泥钉;长 14 厘米,底面直径 6.7 厘米
- CDLI no. P232338
铭文原文(线描)

写有相同铭文的其他泥钉示例

转写
- ddumu-zi-abzu
- nin-a–né
- gù-dé-a
- énsi
- lagaski–ke4
- é ĝír–suki–ka–né
- mu–na-řú
语法分析
[dumu.zi.d.abzu.k nin=ane=]r(a)dat
[gu.de.a ensi.k lagas=ak]=eerg
[e.j ĝir.su=ak=ane]=∅abs muvnt-nnadat-na.3sg-řu-∅
汉译
1–2 为其女主杜穆兹阿布祖:
3–5 拉加什城主古地亚,
7–8 为祂建造了祂的吉尔苏城之庙。
参考文献:
Stephens, F J. (1937). Votive and historical texts from Babylonia and Assyria. (Yale Oriental Series. Babylonian Texts; 9)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YOS 9/14)
Edzard, D. O. (1997). The Royal Inscriptions of Mesopotamia. Early Periods, Vol. 3/1: Gudea and His Dynasty.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RIME 3/1.1.7.8, ex. 1)
Volk, K.; Votto, S.; Baldwin, J. (2012). A Sumerian Chrestomathy. (Subsidia et Instrumenta Linguarum Orientis; 5). Wiesbaden: Harrassowitz. (SILO 5; p. 2. no. 2)
以粗体标出的专有名词请参阅《人名、神名、地名和其他专有名词索引》。
发表评论